一、内蒙古沙尘暴哪来的
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是我国沙尘暴的频发区之一,在该区域内自西向东分布着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毛乌素和库布旗沙漠,以及浑善达克沙地。仅在西部的阿拉善盟,沙漠所占面积为585.3万公顷,占全盟面积的31.8%。有固定沙丘223.2万公顷,半固定沙丘75.6万公顷,流动沙丘559.5万公顷,戈壁面积为910.0万公顷,沙漠化土地面积达到586.98万公顷。
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属蒙古高原,平均海拔高于1000米。而位于其东南方向的下游地区,如京津及周边地区平均海拔不足100米。由于这种特殊的地形地貌特征和下垫面条件,使得该地区成为对下游广大地区。而位于其东南方向的下游地区,如京津及周边地区平均海拔不足100米。由于这种特殊的地形地貌特征和下垫面条件,使得该地区成为对下游广大地区构成沙尘暴威胁的主要风沙源地。影响京津地区源自内蒙古的沙尘暴主要通过两条路径侵袭下游地区,一是由北方冷空气南下,在中部的浑善达克沙地及河北省西北部形成沙尘暴,经大风输送抵达下游。另一路是由西北方向或西方冷空气侵入,在蒙古西南部和内蒙古西部的沙漠和荒漠地带形成沙尘暴,沙尘经高空偏西气流的携带向东南方向输送影响下游。据统计,春季(3-5月)发生在内蒙古的半径在60公里以上范围的沙尘暴,有45.2%影响到京津地区,半径在100公里以上范围的沙尘暴有71.6%影响该地区,引起那里的扬沙、浮尘或沙尘暴天气。因此,范围大、强度强的沙尘暴对下游地区构成的威胁更大。
经对过去40年内蒙古沙尘暴的统计分析得知:内蒙古的沙尘暴绝大多数发生在中西部地区。尽管从1998年开始沙尘暴发生频率有所增加,但是,过去40年的总体变化呈下降趋势。过去的40年中,虽然内蒙古的多数测站沙尘暴发生频数趋于减少,但值得注意的是有的测站沙尘暴发生频数却在增加,例如位于锡林郭勒盟西部的朱日和,60年代平均年发生频数为5.4日,70年代是7.6日,80年代为5.9日,而90年代为6.0日。这种现象的产生一方面可能是由于气候变化的影响,另一方面就是那里生态环境的恶化使得沙尘源的面积增加。
二、内蒙古巴彦淖尔有沙尘暴吗
1、是的,内蒙古巴彦淖尔地区确实存在沙尘暴现象。该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有时会受到沙尘暴的影响。沙尘暴通常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当强风刮起地面上的沙尘时,就会形成沙尘暴。这些沙尘暴可能会对当地的环境、交通和居民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
2、为了减少沙尘暴的影响,当地政府和居民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植树造林、改善土地利用方式、加强风沙治理等。这些措施有助于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减少沙尘暴的发生频率和强度。
3、然而,由于沙尘暴的形成和扩散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等,因此无法完全避免其发生。在沙尘暴天气下,居民应尽量减少外出,做好防护措施,如佩戴口罩、关闭门窗等,以保护自己的健康和安全。
4、总之,内蒙古巴彦淖尔地区存在沙尘暴现象,但通过采取适当的措施和注意个人防护,可以减少其带来的不利影响。
三、内蒙古沙尘暴从哪开始的
严格来说内蒙古自治区的沙尘暴是从蒙古国刮来的,随着这几年国家加大对绿化环保的投入,内蒙古自治区的环境得到非常好的改善。
四、内蒙古沙尘暴的沙源形成原因
内蒙古草原大部分位于半干旱区与半湿润区,降水较集中,气候干旱,且距离冬季风源地近冬春季大风天气多,降水少,土壤易被大风吹期待走形成风沙天气,再加之无节制的放牧造成草场退化土壤沙化使风沙现象更为严重形成,强风是沙尘暴产生的动力,沙、尘源是沙尘暴物质基础,不稳定的热力条件是利于风力加大、强对流发展,从而夹带更多的沙尘,并卷扬得更高
五、内蒙沙尘暴什么时间多
1、内蒙古沙尘暴在每年的农历二月初至4四月初,和十月初至十二月初较多,其他地区也几乎差不多。
2、冬末春季发生大范围的沙尘暴后,受强风扬起的沙尘造成空气中含有大量尘土,遮蔽了当地日照,能见度甚至为零,因此超强的沙尘暴又称为黑风暴。